七叶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京华古迹寻踪十方普觉寺 [复制链接]

1#

北京,是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旧北京的历史遗存和标识也在逐渐地消逝着。有许多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地点与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过眼烟云,只能在文献中寻找一些轮廓和痕迹了。所以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料,从一些不见经传的故事和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史料来向大家介绍北京城,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十方普觉寺。

海淀区香山寿安山南蔍,一座红墙绿瓦的菩提,掩映在一片葱翠之中,这就是十方普觉寺。由于寺中有一尊元代铸造的铜卧佛,人们遂称它为卧佛寺。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初建时规模远不及今天之大,只有相当于现在中路山门殿至卧佛殿范围部分。卧佛股后的藏经楼和东西两路院落都是后来扩建的。

元代名昭孝寺,又改洪庆寺。从元英宗硕德八剌起,连续四代皇帝进行了扩建,工期历时10年,耗银万两。元延右七年(年)九月开始扩建,直至至顺二年(年)才完成寺院的修建工程。这期间,于至治元年(年)十二月,曾治铜50万斤,为寺院铸造了一尊铜卧佛,直到今天还完好地保存在寺中。解放后曾对铜佛进行过探查,证明确为实心。

明代曾进行过五次重修:第一次是在宣德、正统间,由高僧广霖募诸中贵重修;第二次是正统八年(年)英宗鼎新修建,赐名寿安禅林,并颁大藏经一部置诸佛殿;第三次是成化十八年(年)宪宗敕命于寺前起修了一座高六文九尺的如来舍利宝塔,塔外还构有左右二殿,并且将香山乡人谢真等户内地五顷二十五亩赐予寿安寺如来宝塔供奉香火;第四次是嘉靖三十五年(年);第五次是万历十四年(年)神宗出内帑重修,又赐大藏经及锦被等物。明代的英宗、宪宗、武宗、世宗、神宗等五位皇帝,都曾亲临寿安寺,神宗朱翊钩还去过两次。崇祯年间,又改名永安寺。

明末清初,卧佛寺曾经冷落了一段时间,直到雍正十二年(年)由怡亲王允祥施资葺治,卧佛寺才重新复兴起来。开工不久,允祥暴卒,其子弘皎、弘晓继续修建,工期延续到乾隆初年始峻。此次修建规模虽然很大,但明代建造的如来舍利塔却被拆掉了。重修后改名十方普*寺。以后高宗于乾隆四十八年(年)又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卧佛寺的行宫院和华美富丽的琉璃坊,都是此次增建的。民国年间曾由私人募捐进行过一次修。建国后于年进行了全面整修。

寺坐北朝南,建筑规整,对称严谨,由三组平列院落组成。寺前有座木牌坊,额题“智光重朗”。此牌坊为四柱三楼灰筒瓦顶,是80年代仿建的。牌坊过后就是一条漫长的坡道,两侧古柏成行。坡道长百余米,步步升高,其上下坡降达12米。通过这条长长的坡道而达到高高在上的寺院,从佛教意义上讲恰似从“尘世”通向“净土”。此后是山门殿前的四柱七楼琉璃牌坊,额书“同参密藏”,背面为“具足精严”,均为高宗御笔。过了琉璃坊是一座精致的白石小桥,桥跨于一个月牙形水池上,钟鼓楼分列水池两边。过了小桥迎面就是山门殿,殿内原有泥塑“呼哈二将”像。山门殿后面是四大天王殿,殿内原有四大天王坐像以及笑口常开的弥勒坐像和韦驮立像。

天王殿后是三世佛殿,是殿堂中体量最大的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绿琉璃筒瓦*剪边单檐歇山顶,殿前门额上悬有雍正御笔“双林遼境”木,门两侧有乾隆御题楹联:“翠竹*花禅林空色相;宝幢珠络梵宇妙庄严”。殿内供奉三世佛像、倒座观音和十八罗汉像。三世佛殿前有东西配殿,东配殿供有“悉多太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供奉“达摩祖师”和“地藏菩萨”像。三世佛殿内传说原有一尊植香木雕的唐代卧佛像,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已不知去向了。三世佛殿后面就是卧佛殿,面阔三间,绿琉璃筒瓦*剪边单檐歇山顶,门额悬有“性月恒明”木匾,两侧楹联书“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均为慈格手书。殿内悬有乾隆御笔“得大自在”匾,殿内正中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卧佛了。卧佛长5.3米、高1.6米、重约54吨,头西面南,右手曲肱托首,左手平舒放于腿上。

峙造浑朴精致,体态自如,充分显示了佛教艺术中的净化肃穆的风格,表现了元代高超的治铸技术。卧佛身后环立着十二圆觉菩萨,卧佛的涵义一般认为是释迦牟尼涅架于拘尸那国城外的罗树下,娑罗遂成为佛教徒崇拜的圣树,佛教寺院也以有此树为荣卧佛寺原有三棵古娑罗树,两棵在天王殿前,早已不存在了,另有一棵在三世佛殿前,年5月4日被大风吹折,现存的一棵是年补种的,实际是和安罗树近似的一种七叶树,并非印度产的安罗树。从山门到卧佛殿,前后有一条纵贯南北的砖砌甬路,形成殿堂院以至整座寺庙布局的中轴线,四周有廊庑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封闭院落,卧佛殿后有五间藏经楼,楼后傍依山岗,山多林木,由蜿蜓曲折的石级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全寺。后山有些亭台假山,均为近年添建的。

东路院落原为寺僧起居处所,从前向后依次是大斋堂、大禅堂、霁月轩和清凉馆,均为四合院形式的院落。最后有供奉本寺开山祖师的独立院落一一祖师院。

西路院落为皇帝避行乐兼理*务的三座行宫院。前边是一座假山,穿过假山、石桥、垂花门进入正院,也是采用带回廊四合院形式。沿廊北行进入二行宫院,院内也有叠石假山。再往北边是以水作景的三行宫院,院内东西是外封内敞的游廊,正面为一背山崖的散厅,厅前为一方形鱼池。坐在敵厅中,近观鱼嬉碧莲,远望西山如常,情趣无穷。

文革中,卧佛寺中大量的泥塑佛像、悬塑碑刻等,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些艺术珍品无可挽回的水远消失了。

好了,今天给大家的讲述就到此结束了,小编所讲述的虽然没有一定的系统性,但都与古都的历史文化有关,将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承传介绍给大家。喜欢小编的可以点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