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巧文化aimu2ydk [复制链接]

1#

巧文化


词汇中有“巧实力”一词,没有“巧文化”的说法。我之所以提出“巧文化”的概念,感觉文化中特别是中国文化中存在许多“巧”的元素,而正是这些“巧”元素的应用,让文化活力四射,升华了文化的品位。


    一说到文化,我们的固定思维就习惯于盯住文人创作。事实上,所有的文化都源于民间,民俗文化是巧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独有的歇后语,是使用巧元素的典范。在精短的语句内,运用比喻、谐音、谐语、双关、夸张、借代、反语、反射等多种修辞手法,十分巧妙地将寓意表达出来。“锅边的小米——熬出来了。”“*泥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烧香放屁——即拜佛又作孽。”“蝎虎子猜拳——露了一小手。”“猪巴戒的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老百姓口中的歇后语,都是经过长期锤炼和淘汰后的精品,皆因其“巧”,才能流传甚广。反观一些文人闭门造车的歇后语,如高山擂鼓——声鸣(名)在外。公公和儿媳跳舞——乱对。则显得生硬无趣,主要原因是缺乏巧元素。


    谚语也是巧文化的集大成者,言简意赅而富有生活哲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烂笔头”形容勤于动手,生动传神。“河里没鱼市上看。”“满瓶不响半瓶晃荡。”精美绝伦,其揭示的意义已经超过字面,具有广博的生活哲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下自然直。”对仗工整,寓意深刻。


    除此之外,笑话、段子、谜语、对联、成语、回文句、回文联,凡成为经典的,都少不了用巧。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妙语连珠,堪为极品。


    这让我想起久盛不衰的*段子。*段子的内容不健康,起码是不文明的,但流传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让人折服。其奥秘之处在于它构思奇特和悬念精巧,通过设疑、巧合、误解、意外、醒悟、会意等多种手法,让人忍俊不禁。例如有这样一个谜语:“两人对着站,脱了衣服干。为了一条缝,累出一身汗。”谜面很*,谜底却是拉大锯。*段子极尽用巧,使其像长了脚、插了翅般的迅速传播,风靡全国。


    事实上,优秀的文学艺术无不在形式与内容的巧妙结合上下功夫。古代的骈文、辞赋、诗词之所以反复推敲,就是要找出最精致的表达方式。“深山藏古寺”巧在一个“藏”字。“红杏枝头春意闹”巧在一个“闹”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字相迭无缝对接,可谓巧夺天工。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语,这些被广泛应用的积极修辞手法,都可以归结为“巧文化”。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书中56次提到“巧”字,涉及炼字、遣词、造句、谋篇、立意、构思、修饰、细节等许多方面的技巧。


    文学艺术中的典型化创造手法,也可以归结为用巧。比如中国画中的“岁寒三友图”,将松竹梅三种植物错落有致地组合在一起,是一种技巧。音乐中的主旋律反复呈现,一唱三叹,也是一种技巧。至于叙事文学中的小说、戏剧、传奇、评书、相声、小品等,更讲究“无巧不成书”,人物关系的巧妙组合,情节编织的精巧构思,故事结局的意料之外,无不浸透着创作者的睿智。


    “巧文化”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动力,不仅保证了文化内涵的生机活力,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创造和创新。鲁迅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为什么呢?因为有人已经“巧”在前面了,后面的人便无“巧”可言了。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巧文化”运用好了会生色添彩,过度讲究用巧就会以文害意,甚至弄巧成拙,《文心雕龙》将之称为“淫巧”和“诡巧”。如六朝的骈文专尚辞藻华丽、过分用典和修饰,渐渐失去生命力。有些影视剧,人物过度偶合,情节频繁巧合,就难免失真。当前广告语中出现大量的谐音、谐字的运用,有些用得很贴切,有的反被聪明所误。如“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由于“叫春”二字的另一层含义,一时间成为雷人笑料。再如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一个广告语:“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创作者的用心无疑是说这地方空气质量好,但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外科的开胸手术,岂不大谬?其实,为文不一定非要雕琢粉饰,花言巧语,平实之中见神奇更是一种“巧”。鲁迅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平中见奇,推陈出新。至今难忘的是上世纪90年代央视一则广告:“活力二八,沙市日化。”主旨突出,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宜记宜诵,短短3秒钟内,8个字高度凝练,产品名称、产地、生产企业都有了,无论是信息量、受众效果还是广告成本,都是上品。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