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9
在日本中部的岐阜县,有一处以“合掌造”原生态建筑而闻名的网红村庄——白川乡。年12月,在德国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次世界遗产委员会上通过决议,同意日本推荐的白川乡?五箇山合掌造村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该遗产包括白川乡的荻町村和五箇山菅沼村与相仓村,共计栋“合掌造”建筑,其中栋被指名保护。
白川乡
三个村落中,荻町村至今仍有居民居住,且规模最大,有59栋“合掌造”传统建筑。世界遗产评定委员会对该遗产给出了如下评价:“这里是合掌造房屋及其背后的严酷自然环境与传统的生活文化,以及至今仍然支撑着村民们的互助组织‘结’的完美结合。”从此,这座保存着日本传统建筑技术和聚落文化风格的村落名声大噪。
白川乡是岐阜县昭川盆地的名称,它广义上包括大野郡白川村、高山市荘川町、高山市清见町的一部分,其中白川村被称为“下白川乡”,白川村以外的地区被称为“上白川乡”。它狭义上仅指白川村,现在人们提及多指狭义。白川乡四面环山,村中有条庄川河从南向北流过。整个村子南北31km,东西17km,面积约为平方公里。海拔从m(小白川)至m(白山)不等。气候为“寒地多雨型”,年平均气温11.2℃,年降水量为mm,属于“特别大雪地带”。白川村目前包括16个村子。因世界文化遗产而被人所熟知的“白川乡合掌造聚落”是指合掌造房屋保存数量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白川村的荻町地区。
白川乡的居住人口仅人左右,但现在每年却有万游客来此参观游览。为何这座小村庄如此深受游客的偏爱,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一起了解“合掌造”这种特色的建筑文化。
合掌造房屋是一种建造于约年前(江户至昭和初期)的适合大家族制的庶民民居建筑形式(所谓大家族制是指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而非我们所说的豪门大家)。其特色是以茅草覆盖的木屋顶。呈人字型的屋顶如同双手合十,被称为“合掌”。
合掌造在兴建的过程中不用一颗钉子,完全依靠类似榫卯的构造及草绳连接,却十分牢固。由于白川乡地区属于“寒地多雨型”,木屋的屋顶设计成60度的锐角的正三角形,这个角度可以使屋顶最大限度承载厚重的积雪,并可以使雨水和积雪容易滑落。同时,合掌型屋顶的结构又适应了江户中期盛行一时的养蚕业,屋内拓高为二至三层,上层供养蚕使用,底层为日常生活起居实用。合掌屋的茅草屋顶每隔20—40年就需要更换一次。每户人家的屋顶翻修,都需要全村人的同心协力才能完成,这种合作方式称为“结”(ゆい)。与日本其他地区的合掌造建筑相比,白川乡合掌造建筑有阁楼空间大、山墙为正三角形两大特点。
合掌屋的朝向一般是南北朝向,也是考虑到木屋与周边的山脉成垂直走向,借此阻挡山风。为了顺应当地冬季严寒的环境,当地居民不仅创造出著名的合掌造民居样式,同时还形成了独特的庭院空间。通过在房屋北侧种植日本柳杉、日本七叶树、胡桃、桑树等乔木形成宅旁林和防雪林,保障房屋不会被积雪淹没。因合掌造是由木材和茅草建成,为了消防需要,在村落内修建水渠刘静庭院和民居周围。这种因地制宜的乡土建筑形式,反映了当地居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
最早发现白川乡合掌造建筑之美并将他传播出去的并非日本人,而是以为德国建筑师。年德国建筑家布鲁诺·陶特(BrunoTaut)在做日本传统民居样式的调查时到达了白川乡,被白川乡合掌造房屋以及这里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在其著作《日本美的再发现》中,高度称赞房屋建筑的合理性,向世人展示了合掌造房屋及其内部的“庶民”生活,称这是“在日本罕见,并且自己也从未见过的景色”。布鲁诺·陶特的高度评价不仅使得白川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且也让日本人自己意识到了白川乡合掌造聚落的宝贵。合掌屋也由此而引起日本建筑界和文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