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株七叶木,常于佛家见,藏在深山人不知, [复制链接]

1#

文史是一幅画,文化是画纸,历史是无数的浪花,文化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文化是一座大花园,历史是繁星。历史是漫长的,世界是广大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历史,不仅悠久、漫长,真真假假,掺杂在一起,真伪难辨,本文主要向您介绍佛教寺院与七叶木的故事以及诗句,本文大约字,阅读需要3分钟。

“伊洛多佳木,沙罗旧得名。常於佛家见,宜在月宫生。扣砌阴铺静,虚堂子落声。夜风疑雨过,朝露炫霞明。车马王都盛,楼台梵宇闳。惟应静者乐,时听野禽鸣。”——北宋欧阳修·《定力院七叶木》。

七叶木现在也叫七叶树,掌状复叶常有7片小叶,因此得名。在北宋欧阳修那首《定力院七叶木》诗作中,认为七叶树就是娑罗树。然而,按照如今植物学分类,佛教中所说的要罗树,应当指龙脑香科的植物“娑罗双”。而七叶树是无患子科植物,二者是不同类群的物种。七叶树,古称为“七叶木”,在我国的秦岭山区中有野生,我国的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常见栽种。七叶树为乔木,高可达2米,叶对生,掌状复叶,常由5—7枚小叶组成;圆锥花序,黄白色,花瓣4枚;蒴果球形,顶端常具突起。七叶树的树形、叶片和花都可观赏,种子可作为工业原料。其实,无论是我国原产的七叶木,还是七叶树属的其他物种(如光叶七叶树、欧洲七叶树等),现在都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七叶木的花在初夏开放,花序挺立,多朵小花聚集为长棒状,可供观赏。到了秋季,多个品种的七叶树的叶片往往会变为橙黄色或红褐色,可称为“彩叶树”。至于有毒的种子,虽不能吃,却可以榨油用作工业原料。

北宋诗人文同写诗赞它:“苍蓬蒺藜大,紫壳槟榔软。”上句说的是七叶木的果壳,顶端常有突起,一如蒺藜的长刺;下句是指果实内紫褐色的种子。由于种子形似板栗,在古代也把七叶木称作“天师栗”。古人认为七叶树的种子可食用。但如今已经证实,它的种子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误食会导致呕吐、昏迷、精神错乱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致死。

唐代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娑罗树的叶片像是中原的槲栎树——七叶树的每一片小叶,也确实和槲栎树叶相似。根据玄奘大师翻译的佛经,在解释佛教“极七返有”等说法时,也用七叶树的叶片类比。七叶树与娑罗树相似,又与佛法相关,加上真正的娑罗树生于热带,我国中原地区难以栽种,所以自唐代开始,七叶树就渐渐成了娑罗树的替代品,往往以“婆娑树”“婆罗树”“娑罗树”之名,被写入诗文。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记载了杭州天竺寺内以七叶树命名的“七叶堂”:“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行入七叶堂,烦暑随步失。”这首诗句描绘了七叶树荫之下一派清凉的景象。从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后,自唐朝以来,佛寺之中常栽种七叶树。七叶木多栽种在佛教寺院中,能存活多年,被誉为“佛门圣树”。

朋友们,文化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以上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我是有趣的天空c,一个爱好历史的小科员。(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