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郊野公园项目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用什么药物 http://m.39.net/pf/a_5897881.html

1.基本情况

南拒马河畔,京雄高速西侧,林木繁茂,流水淙淙,这里是雄安郊野公园。总面积近18平方公里,是一幅具有中华风范、创新风尚和地域风情特色的秀美生态画卷。

这里是雄安北部生态门户!

雄安郊野公园横卧在雄安最北部,位于环新区绿化带和南拒马林地斑块,是新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格局中“九片”之一。以林为体,以水为脉,构筑“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两季有果、景色各异”的森林生态景观。

在这里,万亩秀林郁郁葱葱。优选多种树木和多种草花地被,公园内0余亩果林香飘四方,余亩常绿林苍翠挺拔,余亩竹林清幽雅致。春天的春花烂漫,夏日的绿意盎然,秋之叠翠流金,冬之梅松傲雪尽在园中展现。

在这里,千亩碧波随风荡漾。四个大小不一的湖泊,犹如琥珀镶嵌在大地之上。三十里龙形水系,蜿蜒流淌在万亩秀林之间。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形成雄安北部最美的生态画卷。

这里是京津冀假日旅游新标地!

雄安郊野公园春可观花、夏可摘果、秋可观叶、冬可赏雪,各类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齐全。

在南北中轴线两侧,4公里银杏大道纵贯南北,夏季郁郁葱葱,秋季金*遍地;南部多种樱花织就3.5公里樱花景观大道;连片海棠、碧桃、山杏、玉兰、丁香等树木组成14片烂漫的春花景观林;混交搭配的*栌、七叶树、五角枫、金枝槐等树木组成11片色彩丰富的秋叶景观林;以石榴、樱桃、柿子、核桃、山楂等北方特色果树为主,按采摘期混合搭配,形成一区一特色、夏秋两季可采摘的6片花果林;以早园竹、淡竹、紫竹等竹类为主,依水傍湖连片种植8片特色竹林,四季皆景、景观各异。

在未来,依托林地、花海、滨水空间、岛屿等元素,雄安郊野公园将建设国际标准露营地、帐篷度假酒店、体育赛事基地、无动力户外乐园和萌宠乐园等,结合星级酒店、商场、儿童嘉年华、海洋馆、国学馆、武术馆、体育馆、音乐厅、瓷艺馆等特色功能建筑,形成雄安新区种类最为齐全、设施最为完善的假日旅游目的地。

这里是充满活力的绿色生态园区!

集全省之力在雄安郊野公园建设14片城市林和城市展园,集中展示燕赵大地秀美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同步统筹国内外各类研学资源,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研学基地。

谋划推进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建设,采用无土栽培、精准农业、太空农业等手段,结合文旅资源开发和互联网,实现“现代农业互联网旅游科研”的多元融合;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开发,种植适宜的中药材、蔬菜、花卉等作物,创造生态、景观、经济效益;结合现有森林、水系和土地资源,打造康养基地,打造集花卉集约化生产、国际化贸易和现代化经营于一体的大型花卉种植基地和交易平台。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郊野公园着眼可持续发展与运营,瞄准形成新形象、建设新功能、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的“五新”目标,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后续建设与运营,引入文化、旅游、康养、展览等产业,努力成为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绿色生态园区,打造“世界一流、国内第一”样板工程,打造千年大计精品工程。

2.设计理念

雄安郊野公园以“生态雄安”为总体规划理念,聚焦“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雄安质量”,统筹规划整体格局和蓝绿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集中体现大型林地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休闲游憩功能,突出自然野趣,强化生态、自然、人文特色,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雄安样本、燕赵大地的文化长廊、雄安北部的森林屏障。

3.空间布局

延续淀北片区的整体空间结构,结合现状场地条件,以区域内生态空间为本底,布局西部展区、东部展区等核心功能,组团布置区域内城镇建设用地,形成“三横两纵二分区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三横”:北部气势恢宏的南拒马河风景带;中部飘逸灵动的龙形水系风景带;南部厚重具有生态防护功能的津保铁路风景带。

“两纵”:西侧是起步区延续向北的南北中轴线;东侧是串联雄安启动区,连接白洋淀的京雄门户景观轴。

“二分区”:西部展区和东部展区(河北省绿博会展区)。

“多组团”:在郊野公园中组团式布局的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近期建设为临时绿化)。

4.特色亮点

4.1依托独特区位优势,筑牢新区北部生态屏障

在宏观层面,围绕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着力构建新区生态格局。在中观层面,协调郊野公园与周边城镇建设组团、生态空间关系,统筹考虑区域空间格局,衔接周边水系、道路网络、市*基础设施。在微观层面,形成“三横、两纵、二分区、多组团”的空间结构,构建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的世界级郊野公园。

4.2创新探索造林造园模式

造园以彰显中华基因,传承园林文化为指导思想,营造山水围合下“十区十境、十画多景”的城郊隐逸朴境。借助理水、起丘、隐筑、圆境四个实施步骤,描绘出一张具有时代特征的雄安画卷,彰显中国园林造园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造林以“适地适树、节俭造林”为原则,以“大林小园”为建设方向,以“片上造林、点上留痕”为设计手法,实现面上低管养的造林工程与点上精细化、高品质的造园工程相结合,营造与城市共生的风景园林。

4.3构建大型郊野公园公共空间景观系统

结合园区近远功能布局和风景资源,构建连通、可达、安全、舒适且覆盖全园的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慢行系统。综合考虑未来园区主题功能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建设用地和区域市*基础设施。聚焦东部展区,深入挖掘河北14个地市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貌特征,充分展现各市地域特点与人文特色,打造整体统一、各具特色的高品质城市展园体系。

4.4创新规划建设模式,引领新区发展创新风尚

雄安郊野公园主要由14片城市森林组成,每片规模—亩。建设模式上,坚持统筹安排,市建区管,这是首次采取“共建”模式建设的大型郊野公园,充分展现出“聚河北全省之力共建雄安新区”的责任和担当;从规划设计模式上,按照“统一总体规划、统一质量标准、各市分片负责、分步推进实施”的原则,采取“”的组织架构模式,即省林草局和新区管委会总规划师单位各市风景园林设计单位,由省林草局和新区管委会组织,在总规单位统筹下,分团队进行设计,聚焦一张蓝图,既保证了设计风格的多样性,又保证了总体结构的统一性,实现了“保进度、促协调、高品质”的工作目标;从建设实施模式上,采取“”组织架构,即雄安郊野公园建设省前方指挥部各市前方指挥部,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确保郊野公园建设高效、高质完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