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价值投资的三个阶段及其相应特点兼论为 [复制链接]

1#
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766939.html

一、价值投资的进化历程和三个阶段

价值投资,现在也有点像狗皮膏药,往哪贴都行,谁都可以贴,谁都可以用,已经成了一门显学。

如果看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和其操作风格,又有明显的差异,这背后又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特征。

在我个人的角度,将价值投资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典价值投资阶段(低估值阶段),代表人物就是格雷厄姆了,核心策略是寻找低估值的品种,要求股价低于净资产价格,总之是要便宜,有折扣。这样一旦均值回归,一旦市场回归理性,股价上涨至正常价格,就会盈利。

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投资阶段,代表人物是费雪、巴菲特,核心策略是找能长期增长的优秀公司,现在看起来不便宜,但是随着未来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多,以未来的眼光看现在的价格,就显得非常便宜。成长投资相对于古典的低估值投资,难度在加大。原因在于,判断便宜贵,是现在就可以比较的,看看报表,看看表上各类资产,做做功课,或者搞搞实地调研,就大致差不多了;而判断未来能不能持续增长,这个就需要很深厚的功底了,需要了解商业模式、需要了解产业趋势和发展空间、需要判断管理层是否优秀是否有能力带领公司解决一些列发展中的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基因突变型投资阶段。之前主要是搞风投、创投的采用这种策略。但随着一二级市场界限的模糊,特斯拉、美团等标的物,也成了类风投投资。基因突变型投资,难度更大。如果说古典低估值价值投资是看看报表便宜贵做决策,成长投资是根据已经成型的商业模式和产业趋势做决策,那么基因突变型投资实际上相当于在无人区做决策,难度系数大幅提高。前两者都有数据,有商业模式,有产业趋势。但基因突变型投资,亚马逊之前一直不盈利,特斯拉现在的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中,美团和拼多多未来怎么赢利也要边走边看,不仅没有办法用市盈率、市净率之类的传统估值方法估值,甚至连赢利模式都不确定。之所以说基因突变型投资是无人区,是因为这些产业都是随着人类进步发展而不断搞出来的新产业,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没有参照物。正是这样的产业,推动人类不断探索进步,不断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或者说,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基因突变,正是因为有了基因突变才有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进化。

可以说,没有基因突变型产业,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现实当中,最容易被妖魔化的,也是基因突变型投资。因为,他们和泡沫、骗子、大忽悠总有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和相似性。

二、价值投资三个阶段的特点

接下来聊聊价值投资三个阶段的特点。

古典价值投资(低估值)产生的背景是大萧条和“民智未开”。简单来说,就是大萧条导致股票极度便宜,人们可以用极低的价格,甚至低于净资产的价格买到股票,只需要情绪恢复正常,就可以赚钱。美国大萧条时候有这样的机会,中国90年代和年前后,也有这样的机会。

当时很多投资者,把股票当筹码,不太看背后的东西,买卖都是跟风。所谓“民智未开”,就是很多人压根就不懂财务,没有受过起码的财务教育,既看不懂报表,也不懂盈利和股价的关系,更不要提商业模式、产业趋势、竞争格局之类的。这时候,能看懂报表的,知道便宜贵的投资者,对于其他啥也不懂的投资者,就是降维打击了,就足够能挣到钱了。

但恐慌总有过去的时候,民智也总有渐开的时候。随着民智渐开和恐慌过去,单纯找低估便宜货,就很难了。市场越来越有效和理性以后,贵自然有贵的道理,便宜自然有便宜的道理。比如,现在煤炭、钢铁很便宜,那是没有增长空间了;银行便宜,那是高杠杆商业模式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地产便宜,那是总量见顶和*策压制。总之,便宜货,自然有便宜的道理和便宜的风险。

中国这几年靠低估值策略赚钱越来越难,其实反证了市场的有效性越来越强,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定价越来越合理,民智渐开。换一个角度思考,看看便宜贵而不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就想赚钱,相当于不想承担相应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就想获得收益。所以,低估值策略,很可能未来能获得的收益,就是低估值投资者“初心”的收益——“收息”,拿到股息率,好的话,业绩增长10%,股价上涨10%。

低估值策略最大的挑战是民智已开,是成长股投资者茁壮成长。在低估值策略投资者专注于便宜货的时候,基本上发现便宜没好货。好货谁拿走了呢?成长型投资者。

成长型投资者,买股票的时候,会预测未来两年或者三年,有些甚至会预测五年甚至更长。这类投资者下手买的时候,用当时的眼光看,估值都是不便宜的。但是没关系,咱们去预测未来这家公司怎么样。当然,成长股投资有一套复杂的策略模型来提高预判的准确率,并不是瞎蒙拍脑子。比如,会看商业模式好不好,好的商业模式容易长大,差的商业模式容易出意外;看竞争格局怎么样,竞争格局优化完了的赛道,强者恒强,不容易出意外,竞争格局不好的行业标的公司容易在价格战中猝死;看成长空间有多大,成长空间大,则有想象力可以支撑成长,成长空间不足则难以出大牛股;管理层是否优秀,优秀管理层会带领公司克服一个个困难,不断带来惊喜,垃圾管理层则会吹牛逼不达预期,不断带来惊吓。成长股投资者,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提高业绩预判的确定性,最终“*”未来几年业绩的增长可以把估值消化掉,可以带来收益。

低估值投资者,挂在嘴边的话是“成长是不确定的、已创造的价值是现成的”,高毅大佬邱国鹭在其书中反复说过这个道理,所以其业绩与本公司偏成长风格的邓晓峰相比也差了很多。成长型投资者,更为进取一些,承担了一定风险,获得更高的收益。现在成长型投资者进化速度太快,以至于把优秀的、确定性高的、能成长的公司都买的差不多了,也都买贵了,留给低估值投资者的好品种,几乎没有了。现在满市场几乎找不到又便宜,又空间极大又高成长的投资品种了。海天、茅台的估值,已经冲破天际了。低估值投资者,打死都不会买的。

低估值投资者期望的是,来一波估值修复,估值从10倍提到20倍、30倍,直接就有2倍或者3倍的收益。但事实上,现在成长股投资者把有成长空间、业绩增速较快的公司都买的差不多了,不便宜。但凡便宜的,都有明显的瑕疵,很难保持持续增长,银行地产的天花板就不说了,周期性行业业绩持续性和稳定性是大问题。低估值投资者最大的风险也来源于此,买了很多年,一直低估,一直等不来估值修复。最后终于股价开始大涨了,其实是牛市来了,平均水位提高了,那一波谁进来买都能涨。而且很可能先前做成长股投资的,看牛市来了,估值要修复了,也抛了涨到天上的成长股,直接干进低估值股票搏一把趋势。

低估值投资者有低估值投资者的困境。成长股投资者也有成长股的难处,成长股的难处是遇到假成长,业绩增长不可持续,估值和业绩双杀。低估值投资者,煎熬在于,顶多是股价不涨,难受,被人嘲笑;但成长股投资者,一旦估值和业绩双杀,短期内跌个百分之三五十,来个腰斩都是很正常的事儿。这事年年发生,月月发生,天天发生。成长股投资者的进化方向,是不断增强产业和行业趋势的判断力,提高确定性,再辅之以分散投资规避黑天鹅,避免看错一次遭受毁灭性打击。

成长股投资,是这个时代想要获得收益,不得不做的选择。民智已开的情况下,留给低估值投资策略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甚至很多都是低估值陷阱。投资者,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目前看主力盈利模式,都是成长股投资模式。大家可以查查最近这些年业绩靠前的公募和私募,纯粹低估值策略的,业绩都比较一般,业绩较好的,都是成长股策略为主。也就是说,大家现在比拼的是预判未来的能力,而不是看懂报表知道便宜贵的能力,毕竟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

如果说,成长股预判未来还是在有人区,有参照系、有坐标的话;那么基因突变型投资,就是在无人区探索、边走边看了,深一脚浅一脚,既可能是翻过大山后的星辰大海,也可能是悬崖后的万丈深渊。所以,基因突变型投资,真的是靠信仰在做。不过,人家既然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就要获得更高的收益。不同于绝大部分低估值投资者和部分成长型投资者的看法,绝大部分基因突变型投资者并不认为自己纯粹在*博,实际上基因突变型投资者会做很多产业分析、未来社会形态变化的推演,虽然不可能追求精确,但追求相对模糊的正确。

当然,也有纯粹的*徒看股价涨的快涨的猛冲进特斯拉之类的公司。但是,总不能认为特斯拉、美团、拼多多这些动辄千亿美元市值的股票,都是一群*徒韭菜买起来的吧?美国市场和香港市场,韭菜可比大陆珍稀多了。很多基因突变型投资者,对产业的分析、对趋势的理解,比动不动喊泡沫的人理性和深入多了。

最关键的是,对于基因突变型投资,完全可以用策略去解决风险。比如,80%的资金配置于成长型投资,20%配置于基因突变型投资。因为,一旦基因突变型投资取得成功,其收益是非常高的,特斯拉、美团、蔚来、拼多多这种涨幅,弹性极大,数倍的涨幅,即使只配10%,也能极大的提高业绩弹性。而就算投资失败了,如果成长股投资策略做的效果还不错,年化收益率达到20%到30%的区间,完全可以覆盖掉10%或者20%基因突变型投资仓位的损失。

三、为什么价值投资者之间也会互道SB

最后做个总结,从古典低估值价值投资,到成长型价值投资,到基因突变型价值投资,难度越来越大,挑战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大,潜在收益也越来越高。这实际上,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投资者质量的提高和进化速度的加快。当低估值投资者还想用估值回归这种简单的策略赚钱的时候,成长型投资者不屑的看了一眼“哪TMD有那么容易赚的钱,老子要预判未来赚钱”;当成长型投资者对于无人区犹豫的时候,基因突变型投资者微微一笑“老子要去无人区打猎,等估值便宜了再把股票卖给你们”。

低估值投资者嚷嚷好公司太贵的时候,成长股投资者飘出SB两个字母,然后先买为敬;低估值投资者喊特斯拉、美团、拼多多泡沫的时候,基因突变型投资者怒了,看看报表就TMD敢跑出来做投资的还好意思笑话研究产业趋势的。其实都算是价值投资,都有自己的逻辑,只不过,大家的策略和价值观,差异太大了。从难度和技术含量上来说,基因突变型价值投资无疑站在食物链最顶端。

为什么在同一个标的判断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其实主要是判断的标准不一样。古典低估值价值投资者,用PE、PB这种比较传统的方式去估,没有盈利、没有利润,怎么看都贵。成长型价值投资者的估值体系呢,是看几年后的利润,如果跟预判的一样,当然就不贵了。至于突入无人区的基因突变型价值投资者,考虑的是产业的终局,一旦这个产业最后变成什么样了,那么胜出者会赚多少钱,应该值多少钱。所以,基因突变型投资者,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看报表,不关心短期利润,关心的是企业发展的怎么样了,怎么搞出一个个里程碑式的成果,逻辑是只要一步步实现里程碑式的进步,就能逐步接近产业终局,能接近产业终局,利润早晚会有。比如,特斯拉高端车出来了,比如特斯MODEL3量产了,比如特斯拉中国工厂投产了,特斯拉毛利转正了,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出来了等等。亚马逊、苹果、京东、蔚来、美团、拼多多其实都有这些问题,在某个阶段不赚钱,财务报表很烂,按传统方法估值很贵,但那又怎样?公司在一步步进步,公司给社会创造了价值,满足了需求,公司改变了产业格局。

对于投资者来说,试着理解别人的逻辑比歪着脖子骂别人SB更有价值。不理解别人,很多时候真的是自己视野和水平不到而已。共勉。

全文完

往期内容猜你喜欢

1、从群雄逐鹿到寡头时代

2、想把长期收益率提升到30%以上有多难?

3、想不亏钱,先搞好基本盘

4、炒股从入门到略懂系列:技术分析的有用和无用

5、从入门到略懂系列:最简单的基本面(增长和稳定一个不能少)

6、妖娆多姿周期股

7、如何理解那些看不懂的估值

8、成长股攻略

9、给消费股吹吹水

10、能让别人赚不到钱的护城河是好护城河

11、不要在不能奖励优胜者的赛道和机制里瞎溜达

12、从哪几个维度下手可以快速选出好公司?

13、作为超级消费品公司的长春高新

14、万亿级光伏行业巨头在路上

15、持仓的集中度和相关性

16、为什么保持长期高仓位是有意义的?

17、竞争格局的意义

18、可以随时买入的标的才是好标的

19、投资中的商业规律和股市规律

20、投资者的心魔

21、交易策略:消费医药的长牛股一般回调30%左右就会出现较好的买点

22、如何判断一个管理人/投资者是否成熟?

23、借恒大的谣言,了解一下干翻思聪和众多创业者的兜底儿股权

24、投资中如何分辨真假风口?

25、格力市值被美的拉开了个小目标的差距,发生了什么?

26、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美两国的,和欧日有什么关系?

27、没有战略的稳定性,哪来战术上的灵活性

28、腾讯阿里市值已经很大了,所以不能买了吗?

二级狗一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