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 http://m.39.net/pf/a_7659723.html契嵩禅师(-),亦称明教大师、佛日大师、永安大师,是北宋时期云门宗僧人。禅师一生勤于修持,擅长文章,著作甚丰,影响巨大。在住持灵隐寺期间,他提倡佛儒调和,弘扬孝道文化,时人称为“一代孝僧”。契嵩将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相会通,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灵隐寺至今仍然传承着契嵩的道风。
精勤修持
契嵩禅师是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字仲灵,自号潜子,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父亲姓李,母亲姓钟。禅师幼年即结佛缘,七岁出家,十三岁剃发,翌年受具足戒。十九岁开始游方行脚,下江湘,登衡庐。曾谒筠州云门宗洞山晓聪禅师,并得其禅法,属于青原下十世。
契嵩禅师于自我的修持上精进用功,尤喜净土法门,常顶戴观世音菩萨像,每日念诵观世音菩萨名号满十万,日复一日,无有间断。正由于契嵩禅师持念精勤,终得智慧大开,对经书章句,一点即通。
契嵩禅师生活简朴,安贫乐道,所居之室,萧然无长物,与人清谈,靡靡至于终日。平时闭门著书,客非修洁行谊之士,不可造访。来往友人见禅师生活困窘,常常有人来诚心供养,都被禅师一一拒绝,师曰:“从吾所好,何必求富而执鞭哉?”
儒佛会通
宋仁宗明道年间(—),针对欧阳修等人辟佛的议论作《辅教编》,阐明儒佛一贯的思想,轰动当时文坛。
庆历年间(—),契嵩禅师离吴中,至钱塘,因喜杭州西湖风景,故留住在灵隐寺。当时天下之士,古文必学韩退之之排佛,而尊孔子。东南有章表民、*声隅、李泰伯尤为雄杰,学者宗之。契嵩禅师乃作《原教论》、《孝论》十余篇,阐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其说。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契嵩禅师藉五戒以会通五常,言:“不杀者,仁也;不盗者;义也;不邪淫者,礼也;不饮酒者,智也;不妄语者,信也。”契嵩禅师盛赞儒家五经,以佛教的“五戒”等同于儒家的“五常”,提出“孝为戒先”的重要命题。他还作《中庸解》,以佛法阐扬中庸之道。
契嵩禅师以“心”而融合了儒、佛与百家,与苏轼所主张的三教(儒、释、道)调和论可谓是见解一致。博极古今儒释教道之本,会通圣贤理事论议之迹。
厘定禅祖
皇佑年间(—),契嵩禅师往衡山,不久之后迁回杭州灵隐寺。鉴于禅门传法世系说法不一,禅师依据《宝林传》等厘定禅宗的印度世系为二十八祖,撰写《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和《传法正宗论》(以上三书合称《嘉佑集》)。契嵩禅师的所称西天二十八祖之说,后来成为禅宗祖系的定论,对后世讲述禅宗史影响很大,一直待续至今。
后契嵩禅师游于京师,他的文章由开封府尹王素上达给仁宗皇帝,其中就包括《辅教篇》三卷、《传法正宗记》十二卷、《传法正宗论》二卷及《传法正宗定祖图》一卷。仁宗甚为嘉赏,嘱传法院编入大藏。嘉祐七年(),仁宗赐大师紫衣袈裟,并“明教大师”之号。
师另撰有《嘉佑集》若干卷、《治平集》百余卷,然皆早已佚失,其门人在师示寂后三十余年,辑《怀悟禅师原教》、《孝论》等有关其一生的重要著作,编辑而成《镡津文集》十九卷流传至今。
名士钦敬
契嵩禅师于习禅学法之余,以文会友,所交之友若非文坛俊彦,即是*界名士。作为反佛代表的欧阳修,曾站在儒家的立场作《本论》反对佛教。韩琦有一次将契嵩禅师的文章展示给欧阳修,文忠公阅后乃惊叹而谓韩曰:“不意僧中有此郎,黎明当一识之。”
次日,韩琦即偕欧阳修往见契嵩禅师,欧阳修与契嵩禅师畅谈了整整一天,非常投机。欧阳修在结识契嵩禅师之后,对佛教有了截然不同的认识,后来自称六一居士。
由于当时的宰相韩琦以及大儒欧阳修都曾与契嵩禅师有过会谈,并礼遇有加。自韩丞相而下,莫不延见,如富弼、曾巩、吕公弼、田况等等,可见契嵩禅师深受朝廷名流之推重钦羡。契嵩禅师更应机在官府中弘传佛法。又因契嵩禅师居钱塘佛日山,故又被时人尊称为“佛日禅师”。
安详示寂
契嵩禅师晚年在杭州永安院静养,后人亦以“永安”称之。宋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初四早晨,禅师写偈:
后夜月初明,吾今独自行。
不学大梅花,贪闻鼯鼠声。
至中夜而化于杭州灵隐寺,世寿六十六岁,僧腊五十有三。
六月八日,以其法荼毗,敛其骨,没有被焚毁的有:顶、耳、舌、童贞以及手上所持的数珠,而且在他的顶骨之上,更有许多红白晶洁的舍利子。于是四众弟子,更相传告,骇叹顶礼。越月四日,合诸不坏者,葬于故居永安院之左。
往期回顾
?藏识藏识|您认识灵隐寺中的这几位“小朋友”吗藏识|五月十六道济禅师(济公)圆寂日——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藏识|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国运禄位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巡觅巡觅|朝礼灵隐寺的四个年头:温柔、从容、简单、坚定巡觅|年10月摄于灵隐寺药师殿前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学处学处|佛学和学佛要分清楚学处|《华严经》汉译本介绍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有福之人更要惜福、积福、自求多福学处|数十万字的《华严经》如何分段?观照观照|断根本烦恼,得解脱自在观照|考前睡不着,文殊妙智来帮助观照|即便是躺平,也要去极乐世界躺啊观照|改善自己的命运?开示开示|圆瑛法师:佛教以一心为宗,觉悟为要,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开示|印光大师: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凡夫不可学彼喝酒吃肉开示|太虚大师:学佛之简明标准开示|虚云老和尚: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就叫明因识果?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无常无我觉②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无常无我觉③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无常无我觉④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修少欲觉?物语物语|玉兰——春日无限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怎知春深如海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今来此地荫人天?常识常识|入世的精神:忍辱常识|入世的精神:精进常识|入世的精神:禅定常识|入世的精神:般若?素食素食|防暑热,多果蔬素食|是夏天的味道啊素食|安心素食好食在素食|初伏天,炎炎夏日清凉素?分享分享|佛教与节约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分享|供花四悟分享|夏长万物皆念三宝?赏析赏析|清代石涛:罗汉图四条屏赏析|明代(托名李公麟)白描长卷《华严经变图》赏析|明代吴彬:菩萨说法图赏析|震旦博物馆藏明代干漆夹苎韦驮菩萨立像?历史历史|佛经都有哪些翻译方法历史|南北朝时南朝佛教的兴盛历史|南朝历代相承的佛典翻译事业历史|形成于南朝的佛教义学宗派雏形?阅读阅读|诗偈中的生、老、病、死——傅大士《四相诗》品读阅读|丰子恺:作父亲阅读|丰子恺:送考阅读|丰子恺:送阿宝出*金时代?故事
故事|为什么以关公的生日作为伽蓝菩萨圣诞
故事|佛陀的无能为力——琉离大王灭释种
故事|佛陀的身体也会受伤吗
故事|长者子呻号的“病因”
?视频视频|历史珍影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叶布还惊帝网张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上)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击文末
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