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争桃李只争春我家的两棵香椿树 [复制链接]

1#

王东健文/图

上个世纪90年代,读到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秋夜》里的句子: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印象深刻!不禁想起我家院子里那两棵香椿树。种下时,是80年代末。一棵不到1米高,一棵更小一些。间隔大约4米,像两根泛着青色的木棍。一点也不引人注目。

年复一年,我们总是来去匆匆,很少注意它。

如今想来,我们不只忽略了树,也忽略了诸多美好的事物。例如绘画,童年时曾经耳濡目染的艺术;例如运动,毛主席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也很少看书,博尔赫斯说:幸福只存在书页的某些神秘地方。

30多年过去了,树愈加粗壮,高大伟岸,看全貌须仰视。枝叶婆娑,巍巍堂堂,像两只巨大的伞。遮风挡雨!春来奉献时令美味,夏日带来一片清凉。站在院子里,触摸粗糙、斑驳不平的树干。不由感叹:大约树长的太快了,树皮产生了许多纵向裂纹,遍布树干,像鳄鱼的坚硬凸起的鳞片。两棵树的枝条穿插在一起,蓝天下,向上望去,高出二层楼好多,有刺破苍穹的感觉。这两棵香椿树,常引来叽叽喳喳的喜鹊,大约能闻见树木的香气吧。才种下时,太小了,我们是不屑于顾的,甚至怀疑是不是香椿树,因为它的香气不是很浓郁。直到近年树根愈发攻城掠地,庞大的根系在黑暗中拼命生长,拱出了地面,平整地面时斩断了露出的根,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才确认是香椿。不容置疑!刨根问底就是这意思了。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国门洞开使国人感到和外部世界的巨大差距。经历了长期的物质短缺。我们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太迫切了!急于和世界接轨。伟人邓小平访日说起坐新干线的感受时说: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那是一个春天的故事,每个人都热血澎湃,渴望发家致富。暑假我在秦剧团院子呆过一段时间,像《三滴血》、《屠夫状元》、《铡美案》、《游西湖》、《穆桂英挂帅》、《十五贯》等剧目都看过,只是确认没有受到古老的封建主义*害。演员大清早在沮河边咿咿呀呀的吊嗓子,晚上辛苦练功的演员龙腾虎跃、一丝不苟,我觉得都是白费力气。我那时那么喜欢新事物,喜欢变化,认为他们不曾创造物质财富,只是不断的重复过去。暗自担心美国作家奈斯比特写的《大趋势》里的预言:信息爆炸已经到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断言秦腔不符合时代潮流,注定要灭亡,一句话慢腾腾唱半天,急死人了。肯定要被历史的滚滚车轮抛到九霄云外。多少年过去了,众所周知,秦腔没有灭绝,秦之声魅力犹在。有些东西注定会不朽!

香椿树究其根源,是我婆种下的。她老爱在院子里种东西,原来在南街的院子里种过落花生、牵牛花、月季花、烧汤花、美人蕉、鸡冠花、串串红、丝瓜、大丽花、向日葵、梧桐树。后来又在新院子里种下葡萄树,从山东老家捎来的。又种下宝葫芦。咋听起来枝枝蔓蔓的植物居多,不禁想起《士兵突击》成才说的那句话:我要开始找我的枝枝蔓蔓了。父亲又种下紫藤。想起齐白石画的的紫藤金鱼。有紫气东来、金玉满堂的美好寓意,我想在院子里放上一缸金鱼才好。紫藤下面3米左右坚硬笔直。4厘米直径,往上则紧紧缠绕院墙上红色的栅栏,像一条青黑色的蛇,再往后轻盈地攀上香椿树,扶摇直上成就青云之志了!

我们这些游牧民族,我说的不是草原帝国的游牧民族,只是由于天灾战乱迁移过来的。常有一棵驿动的心。心如水上浮萍,解决这个问题,好像有一个成语叫落地生根才是妥当。当年我婆害怕天灾,年景不好,头脑里时刻有大饥荒的阴影。担心吃不到蔬菜,选择种下香椿树。无独有偶,郭老师给了我们几颗香椿树苗。在小区的窗外也种下香椿树。

我们这地方叫六十户,地处沮水西岸高台之上。88年建设的居民点。只有我家有香椿树。适彼乐土,爰得我所。骨子里是对土地的珍惜和依赖。关中厚土,西作家吴文莉写的《叶落大地》里的冬莲也是从老家山东逃难千里迢迢来到陕西关中,历经磨难,种下两颗楸树,小说结尾时,已亭亭如盖矣。散文《北方有所寄》记述山东人闯关东时写的一句话:院子里的老椿树还在。

原来童年南街的院子里有梧桐树,梧桐更兼细雨,到*昏,点点滴滴。如何诗情画意?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如何孤独求败?终究比不过香椿的美味来得实在。

香椿又称树上蔬菜,被誉为“野菜中的贵族”。庄子《逍遥游》里说: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可理解为长寿树。汉代就有种植。广泛分布于长江南北,人工种植以山东、河南、河北为多。春天来了,谷雨前后,采摘嫩芽食用。食用前须用热水将香椿焯过,去掉亚硝酸盐。关中平原盛产小麦,自然少不了香椿拌面。宽的裤带面,翠绿的香椿,毛茸茸透着红宝石的光泽。放上红色辣椒和少许盐。泼上热油,香椿的味道一下就激发出来,是春天的一道实在的美味。还有香椿炒鸡蛋,香椿豆腐,香椿麦饭等。

香椿树下,每年除夕之夜、祭拜天地,摆放供养饺子,焚香烧纸。面向四方叩拜。烟火人间,青烟袅袅,从两棵大树的枝杈间升腾,相伴明月清风,飘向故土家园。四方诸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这是源于老家的风俗,原汁原味的齐鲁文化。

读西安阎良区*协编著的《山东关中移民史》,知道在关中平原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多个山东庄,人口大约30万之众。在清末民初由于天灾战乱陆续迁移到关中平原乃至更远的陕北等地。例如渭南市富平县齐村(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例如安乐村、仁合村、义合村。村名都带有明显的齐鲁文化痕迹。肯定也多少保留了这种古老的祭祀。香椿树不言不语,目睹年复一次的熟悉场景。

春天来了,我总是想起“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古训。为生活奔忙,常常忘记我婆的叮嘱去采摘香椿。为了尝鲜甚至可能在路边花钱买上一小把。几十年的香椿树,我们难得有时间回去采摘几次,总是错过了最佳采摘时间。暴殄天物了!

树愈来愈大,影响光照,地面受影响变得起伏不平。近年流行封闭院子,用金属框架和阳光板把整个院子封闭起来,室外空间变室内空间,也干净整洁了许多。但这硕大的树难免有刀斧之祸,我婆坚决反对,舍不得亲手栽下陪伴了这几十年的香椿树。

东野圭吾的《祈念守护人》里的说:迷茫而平凡的人,这世上到处都是。只要向那棵树祈念,无论什么愿望都能实现,真的会有这样的奇迹哦!我仔细观察这树所处的空间,院子3面严严实实。东面尤其高,三层楼高,西面和北面两层楼高。南面是3米高的院墙。南面是阳光灿烂,南面的树抵挡了更多的风雨,也吸收了更多阳光生长迅速。原来差别不太大的树,如今大的体量简直就是小树四倍不止。小树树干相对光滑依旧透着些许青色,这是自然的逻辑。有所得必有所失。

有学者认为东方人的性格大抵是植物型的,温和、内敛不张扬,需独善其身,苦练内功。方能达济天下。这手植的树木也是大地上的默默的生命密码,是悠远绵长的农耕文明的印记。

宜君县艾蒿孤村的娑罗树。又名七叶树。传说玄奘大师手植,来自佛教圣地印度。五月开花,九月结果,很是珍稀。童年时曾在书里见过它的叶子。历史的云烟早已散去,树木寂静无声,何尝不是佛教东传大唐的见证者。

深冬的一天,大雨初晴,香椿木叶尽脱,微风正好,枝衩间的褐色果荚已然修成正果。春天即将拉开序幕。我清扫着院子,偶尔抬起头,直一下腰。蓝天悠远辽阔。恍惚之中,香椿树枝繁叶茂,树上落满了喜鹊和阳光。一切都鲜活生动。

我婆也没有离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