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雨中漫游潭柘寺追忆百年往事人民日报
TUhjnbcbe - 2023/4/29 19:01:00
如何攻克白癜风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azhiliao/5926.html

早就耳闻“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但来北京近二十年了,不知在忙什么,还是没有去过潭柘寺。偶尔与北京的几位朋友聚会,听说他在潭柘寺有一个禅修用的茶室,于是心中就升起一幅雅静生活的图画,便想着何时去坐一坐。

三位朋友约好周六,没想到周六的早晨却下起了雨,雨下得很大,好在我们三位朋友欣喜于遇雨。兴致勃勃从万寿路开车出发了。车在雨箭中穿行,雨遮雾掩,我们感到雨雾中的门头沟别有一番仙意。散文大家朱自清写有《潭柘寺戒坛寺》一文,他当年是骑着驴到的潭柘寺,他写到:“这一带原是煤窑,拉煤的大车往来不绝,尘土里饱和着煤屑,变成黯淡的深灰色,教人看了透不出气来。”而在今天,门头沟的煤窑早就关了,变成了一个个满目葱茏峰峦叠嶂的风景区。

因为当天想留更多的时间喝茶,我们一行只准备快速地领略一下潭柘寺,原以为寺里因下雨而游人不会多,没想到寺里的游人还真不少。

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寺内林木高大茂密,雨中像是为我们撑起了一把把巨伞。由于有细雨的洗涮,整个树木的枝叶格外清新,你一碰它,它就会浇你一下,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乡土作家刘绍棠的小说《青枝绿叶》。本来是跟着一位导游听听讲解,但我的眼睛却被这树叶的盎然百态给分神了,用手机没完没了地拍照。是啊,没有看到过这么多树叶清晰的叶脉,而今朝,雨中的树叶是依依随风举。

导游是位女士,她会结合每一进建筑讲一番佛教知识,同时会谈到身后的一株树木,仿佛树木才是落点。潭柘寺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这些建筑层层走高,随山形而终隐入山中。我这里重点依个人观感的次序,给大家讲讲雨中茵茵夺目的树吧。

进得寺来首先看到一株大树叫娑罗树,据说这棵树是从印度跟随佛教而传入的,叶片很大。娑罗树是佛门圣树,因佛祖释迦牟尼在娑罗涅槃,因而受到佛教徒的崇拜。娑罗树又称七叶树,夏初开花时,大树上像插满了蜡烛,十分新奇好看。康熙有诗赞:“娑罗珍木不易得,此树惟应月中有。”这树不但遮阴,也还挡雨,人站在树下,一片片叶撑着绿意,专让人好好地端详它。

紧接着看到的是更加高大威武的帝王树,其夺人的气势似欲与天公比高。帝王树是银杏树,据说为唐代所植,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据传,当一个帝王去世时,帝王树就会有一支树杈折断;当一个帝王继位后,帝王树上又会长出新的枝条,所以人们把这颗大树称为“帝王树”。而我在雨中看到的帝王树依托巨树的树体处处继发新枝,新枝如同一处处渗水的绿泉,渗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局部图画,众多局部图画构成了帝王树的绿色王国。

向上走,导游会给你讲一边一棵是玉兰树,玉兰树明显比城内的高大几许,花刚谢去,叶正茂,还余有一两朵花,雨中显得越发艳丽。

再向上是高而密的竹林,雨滴沿着个字型的竹叶滴下来,滴到琉璃瓦覆盖的围栏上,雨中的琉璃瓦变得像刚刚漆过一样新鲜,这嫩*与嫩绿,让你统统不敢碰,生怕一碰就被这艳漆给粘住。

据说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变得更高大了。而以中轴为主的对称性布局,连树都总是一边一棵,这种秩序之美也与故宫如出一折。

在寺的高处,我看到了一株白皮松,雨滴从白皮松上一条一条地渗下来,从上到下形成清晰的细线,本来一株白茫茫的树渗出丝丝绿意,让你看到了一幅人间甘霖图,如果你懂雨,你会看到自然对树木的爱意在涓涓流淌,想必这是你在晴天看不到的景致。

寺随山长,渐渐走高,了望城里方向,更被雨雾遮实,但天地间空气是清新的。雨中路过一丁香树,花开得正盛,香气被雨水沁后四溢,引来游人驻足中踮脚前闻。而我低头看到寺里雨水洗刷后的台阶,让我想起母亲在迎接春节时洗刷过的灶台;而路旁看到树木,那一树树的春花开过,结下的不是青青的果子,而是一对对鸣叫的小鸟。

下山时我们加快了脚步,与朋友走出山门,回过头再一看,两棵古松树横枝长伸,合抱中将山门严严遮住,整个潭柘寺一下子就被藏起来了,仿佛这潭柘寺平日里是喜欢清静,并不喜欢被人打扰的。

有巨树的地方,往往有庙宇,不知是庙旺了树,还是树旺了庙。在潭柘寺一游,我感到这里既是庙宇,更是千年植物园。一边是不断远去的历史,一边是不断向新的自然,人文与自然相映呈趣,让整个潭柘寺显得古雅而新丽。

继续向山下走,将目光向左侧看去,高高的白皮松与*瓦灰檐形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让你此刻感觉瞬间理解了北京城的典雅。人世间来与去,清与浊,大与小都是相对的。北京城很大,皇城红墙*瓦,巍峨壮丽,但却与精致的潭柘寺有着一种美学上的内在一致性。可匆匆的游人往往看完故宫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有多少人有缘来潭柘寺走一走,在一大一小之间,感悟一下北京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呢。

朋友的茶室离寺院不远,来到茶室,我们开始喝茶,窗外的雨依然是淅淅沥沥地下着,什么也不用说,手捧一杯红茶,听雨,发发呆,就很舒服。我们感叹确实人在郊外更有灵气,茶在雨中更有香气。我们三人觉得不虚此行。是啊,生活是需要自我设定的。你设定睡觉就是睡觉的一天,设定出行就是出行的一天。陪一位护林员看一天荒山,陪一位僧人守一天寺院,这些出行的设想看上去多少有些荒诞,但人的心田不正是这样产生的吗?

回城的路上,我想起了导游说的一句话:“人的本心是喜清净的,越清净越能感受到喜悦,尘埃多了就不快乐了。”这一切要感谢雨。再回到城里来,疲惫的城也已经披新绽绿。路边每一株树的每片叶片,都被雨洗成了一面面镜子,照落我们心中的尘土,随太阳一起照出我们的洁心。只不过这一切都要经历潭柘寺的折射罢了,我想如果我们不雨中游了潭柘寺,想必这感悟当不会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们经历了一场空山新雨,与王维不同是,我们接下来看到是生机勃勃的春之城而不是秋之城。一般的城市住下来就不会有陌生感,但北京不同,北京是永住永新的,永远有请教不完的人,永远有更新不息的景。

有人说,初来北京的人可去故宫看古画,去颐和园看古桥,而我要说,当你呆了多年,感到北京大得没边没沿让你无法把握的时候,也可以来潭柘寺看看琉璃瓦的嫩*,在大城小寺间重新领略一下北京。

遐思间,朋友们已经开始设定下一次出行去哪儿,我们更坚定地形成了一种默契:不管去哪儿,下次如果遇到雨,继续以懂雨的心前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雨中漫游潭柘寺追忆百年往事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