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分
一、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屹立(yì)琐屑(xiè)荫庇(yīn)虬枝(qiú)
B.彩釉(yòu)卑微(bì)蹒跚(pán)踌躇(chú)
C.茸毛(róng)泥泞(nìng)飓风(jǜ)星辰(chén)
D.凋谢(diāo)幽美(yōu)鲜腴(yú)寻味(xú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品莹交卸赋闲牛犊B.避邪洗涤蔓延毡子
C.濒临震颤神密差使D.繁密衬托簌簌栅栏
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非尔德在夏天是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
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美,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园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5.班级要举行“古老汉字,美丽书法”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
(1)探汉字之源。汉字,是文字也是图画。请参照示例,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句话。(2分)
雨田井牧采竹森集
示例:旦,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2)悟笔画之蕴。结合上下文,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教他书法时,用了三个非常有名的比喻:点,如高峰坠石,
,横:如千里阵云,有辽阔、扩张之感;竖,如万岁枯藤,充满韧劲和弹性。
(3)品书法之美。汉字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选出依次对下面幅作品的点评恰当的一项)(3分)
A.烟云缭绕,龙蛇飞动金刚怒目,壮士挥拳娟秀飘逸,点画道美
B.金刚怒目,壮士挥拳娟秀飘逸,点画遒美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C.娟秀飘逸,点画遒美烟云缭绕,龙蛇飞动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回家
①父亲生日的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②父亲很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我能记着他的生日。他高兴得手足无措,在家门口转来转去,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去赶来凑热闹的鸡。我把买给他的礼物——一件外套拿出来,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来,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
③我说:“爸,闲生日也要过,以后每年我都会给你过。”心下却黯然,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④父亲却满足得“呵呵”笑起来。我看到他浑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我和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他在外面大着嗓门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的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
⑤母亲不屑,说:“你爸就爱吹牛。”母亲的脸上,却堆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⑥饭桌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
⑦我笑看可爱的老父亲,心里惭愧,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好在还有当下的日子,我可以弥补。
⑧出门去,微风轻拂。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⑨我去田间转悠。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时的光阴。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掰过玉米,拾过棉花。我熟悉很多植物:车前子、牛耳朵、婆婆纳、*花菜、苜蓿、葛蒲和苦艾。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⑩一个妇人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来——竟是那么的老!记忆中,她辫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我站定看她,她也看我,许久,她“哎呀”一声:“这不是梅吗?”
我看着她笑,在心里找着话。说点什么好呢?我没找着。她大概也找不着要说的话,就从地里拔一棵白萝卜给我,说:“没有空心呢。”我接过,摘了路边的蚕豆叶子擦了擦,“咔嚓”咬了两口——小时候,我都是这么干的。我们一村的人,也都是这么干的。
她呵呵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我赧颜,又有些伤感。我听说过她的两个儿子。一个远去云南,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常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地里的荠菜花开得星星点点,奔放灿烂是春天的事。麦苗儿却绿油油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
望见麦田中的坟,这儿一座,那儿一座。那里住着我熟悉的村人。我祖父祖母的坟也在,隔着不远的距离,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
有他们在,村庄便永远在。
迤逦(yǐlǐ):曲折连绵。鼋(yuán):鼋鱼,爬行动物,外形像鳖,生活在水中。
6.文章第⑥段中,父亲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里?(3分)
7.面对父亲的高兴、欢喜,我为什么“黯然”、“惭愧”?(2分)
8.赏析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3分)
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9.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流露了“她”(妇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10.文章题目若改成“父亲的生日”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老去的舌尖
①有一部很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子拍得虽然好,但是逻辑却弄反了:并不是那些美味的食物消逝了,而是我们的舌尖不行了。
②品酒大师的舌头,可以品尝出几千种酒的细微差别,说明舌头的品味本领可以潜力无限。然而我们的舌头却伴随着平日的粗糙、咸辣、重口味饮食,一天天地迟钝了,正所谓什么样的食客能造就什么样的厨师,什么样的饭菜也造就了什么样的舌尖。
③在野夫的《看不见的江湖》中描述了一个细节:野夫和黎爷比做拍*瓜,两盘菜不分名姓,大家盲吃,结果都说其中一盘好吃,翻开盘底一看,果然写的是黎爷的名号。细探究竟,黎爷显然比野夫更用心,野夫用的是铁刀,*瓜上有铁腥味,黎爷是用木片,*瓜的清爽皆还留着。
④在台湾中部的大山里,我吃到过一种烧制的阿东翁仔鸡,皮焦脆,肉不干柴,有一股淡淡的焦香,这些鸡在经过几道工序烤制时,用的是一种叫龙眼木的木材生的火,猛火时要猛,文火时要文,而且要把木材的香通过火的熏烤,一点点传到鸡肉里去。热炉膛,红火光,燃烧着对美味的热情,这样烤出来的鸡肉皮脆肉多汁,且有异香。
⑤其实我不大喜欢厨师做的菜,并不是说厨师做的不好吃,相反,厨师做出来的菜精工细雕,花样绵密而繁复,太有“手艺”了。跟厨师菜相比,我更爱吃的,是外婆和奶奶做的菜,她们因为不是厨师,不会觉得是在“做”给别人吃,所以不会去讲究“手艺”,而是融入亲情,做出家常却入味入心的饭菜,那样的菜印着她们手掌的粗糙和温情。
⑥这些老去的味道,慢慢消散在山野之中,炊烟带着她们的精*越飘越高,越飘越淡,终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也只能借着回忆和怀念过一把空瘾,唏嘘感慨一下而已。事实上,长年累月的现代饮食吃下来,我们已经的舌头已经迟钝而麻木了,今天,我们舌尖的退化,似乎是一种必然。
⑦舌尖退化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吃什么都觉得淡,都觉得没有味道,所以会去嗜辣、嗜咸,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重口味已经成了我们舌尖上的普遍口味,湖南的辣、四川的辣已经北伐南下、东征西突,麻辣火锅成了时下的最流行。
⑧随着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变化,我们的舌尖也建立起了一种节奏,追求快和饱,一桌人吃饭,基本上都是在舌头在赛跑,没见到谁还能细细品味。生物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用进废退”,是说一个人要是不常活动五官四肢或其他部位,这个部位的功能就会渐渐减弱。在我们,舌头不是不用,而是没有细致地用,你可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吃东西咀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吃到嘴里还会不会深入品尝食物?恐怕你会大吃一惊,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
⑨令人担忧的,不只是舌尖的退化,更是舌头背后心头的退化。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圆山大饭店的大厨师老朱,每天给三个女儿做尽好吃的,然而三个女儿却感受不到他的心思和举止,面对一桌丰盛的美味,她们的舌头忙着数落自己的生活困境和矛盾,何尝有闲暇品味他做的美食?人家邀他再出山,老朱说:“人心粗了,吃又能吃出什么滋味来呢?”的确,当心头被纷繁的欲念占据了,舌头又能品出什么滋味呢?
⑩这就是舌头和心头的通感,人心粗粝了,心头最初的单纯和从容便不复存在,即使吃得再精致,听得再高雅,住得再舒适,五官再发达,失去了心头的敏锐,又有什么用呢?
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
11.本文的标题为“老去的舌尖”,第⑥段又写到“老去的味道”,说说这两处“老去”在文中的含义。(4分)
12.本文③~⑤段中,作者认为能做出美食的秘密是什么?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一秘密。(4分)
13.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下面语句在文中的意思。(4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
14.我们“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请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简要回答。(6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父亲的“城池”
①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他的理由与父亲一样:县城有什么好,县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进城探望,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②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③不仅如此,父亲还要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挨门挨户,满城奔走,给我们送上,他放下后擦把汗,转身扬长而去……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那是他因抢手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我们担心,便不时去地里看望。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仿佛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止步侍立,却都第一次真切地观察了父亲躬耕田亩,形单影只。这个时候,我们才猛然意识到父亲已经在这里孤独了那么久,相视默然。
⑤被父亲“驱逐”后,我们商定轮换着抽时间帮父亲搭把手,但心里都明白啥也帮不了,只不过是想化解内疚而已。没想到父亲接受了……只是不多久,他便病倒了,只剩我们依约而行,帮他固守着,经营着他的“城池”。
⑥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风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
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只见满天金花,流光溢彩;大地织锦,金碧辉煌……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
[注]①濉(suT)河:水名,发源于安徽,流入江苏。②不寒而栗: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
15.分析文中父母亲的心理。(6分)
(1)母亲“心安理得地享受赠养”,母亲应该是怎么想的?(3分)
(2)从第②段画线句能看出父亲当时是怎样想的?(3分)
16.为什么大哥来时,“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4分)
17.结尾的梦境,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子女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4分)
18.文章题目中“城池”一词既指,又指。(4分)
三、写作(30分)
19.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观陶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字、
参考答案
一、1.D2.C3.A4.A
5.(1)示例一:采,当柔嫩的双于伸向雨后湿润的木头时,我们采摘的是沉甸甸的收获。
示例二:田,四四方方的阡陌间,有了人的劳作就有了美好生活。
示例三:森,一棵树木找朋友,走到了两棵长得一模一样的树木眼前说,我们做朋友吧,于是他们玩起了叠罗汉的游戏。
(2)娟秀而不失道劲(3)B
二、(一)6.(1)高兴得手足无措;(2)试穿衣服时不好意思,装作不在意的话;(3)满足的笑中泪光闪现;(4)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5)喝多了酒。
评分:共3分。答出其中3点,意思对即可。
7.我“黯然”,是因为父亲年纪已大,不知还有几个生日能过;我“惭愧”,是因为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
评分:共2分,每点1分。
8.“满村庄溜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狗以人的动作,写出了村庄的人少。“不时吠上一两声”运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的手法,写出了村庄的安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庄只剩下老人的安静和寂寞。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9.对我的称赞,对我父母的羡慕,对和家人团聚的渴望,对自己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无限伤感。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习家池畔植物的茁壮茂盛和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评分:共3分。答出其中3点,意思对即可。
10.不好。“父亲的生日”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文章还写了作者在家乡田间的见闻感受。作者一方面表达要孝敬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