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农作物种实害虫种子和果实害虫
TUhjnbcbe - 2023/8/12 20:25:00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7_1.html

种子是育苗、造林所必需的。

这类害虫多属于鳞翅目的螟蛾类、卷蛾类、举肢蛾类;鞘翅目的象甲类、豆象类;膜翅目的小蜂类及双翅目的种蝇类等等。这类害虫隐蔽危害,防治困难,对其防治应侧重于清除成虫,防止产卵,并防治未侵入种实的幼虫。需严格检查和及时处理带虫种实。

豆象类:鞘翅目、豆象科

紫穗槐豆象AcanthoscelidespalidipennisMotschulsky

分布、寄主及危害:

幼虫取食紫穗槐种仁。

成虫:

体长2.5-3.0mm。卵圆形。前胸背板黑色,有3条红褐色的纵带。鞘翅黑色,密被灰白色或红褐色绒毛。腹部黑色密被白色绒毛,末端尤多。腹部末端露出鞘翅外。

幼虫:

头部红褐色,胴部乳白色。老熟时体长3.4-3.5mm。

生活史及习性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种子内越冬。来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

成虫飞翔力强,有假死习性。卵产于嫩荚上,孵化后幼虫蛀入种子内部取食,种子采收入库后,在种子内继续完成其发育。

1、主要随种子调运传播,必需严格检疫。

2、及时平茬复壮,处理带虫种子。

3、成虫羽化盛期,喷90%敌百虫晶体倍液。

4、用熏蒸或微波处理种子内幼虫。

举肢蛾类:鳞翅目、举肢蛾科

柿举肢蛾StathmopodamassinissaMeyrick

又称柿蒂虫。各地均有分布。幼虫在柿果内危害。

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约7mm,头部土*色,胸、腹部及翅均为紫褐色。前翅近顶角有1条土*色横带,前、后翅缘毛较长。足土*色,后足胫节具有与翅同色的长毛丛。

老熟幼虫体长9-10mm。头褐色。体背面暗褐色,前3节较淡;前胸背板及臀板暗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

1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隙或被害果中结茧越冬。4月底5月初开始羽化。第1代成虫7月初羽化。

越冬代成虫将卵散产于果柄与果蒂间或叶柄基部。幼虫从果柄和果蒂蛀入,在果柄下环蛀,然后蛀入果内,将虫粪排出体外,并吐丝将果柄和果蒂缠住,不使果实坠落,最后干缩在树上。第二代幼虫有果蒂蛀入,果实提前变红。1头幼虫可转移危害3-6个果。

第1代幼虫危害

第2代幼虫危害

防治方法:

1、清除越冬幼虫:绑草把或刮树皮。

2、摘除被害果,减少虫源。

3、5月中旬和8月中旬,分别喷90%晶体敌百虫倍液,防治成虫和幼虫。

卷蛾类:鳞翅目、卷蛾科。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molestaBusck

简称梨小。分布较广,是我国北方果园的主要食心虫。山东各地均有发生。以幼虫危害梨、桃、苹果、山楂、杏等。

体长6mm左右,体翅深褐色,前翅前缘有白色短斜纹,翅中央有一白点。

老熟幼虫体长10-13m,淡红或淡*色,头部褐色较尖,呈瓜子状。前胸色浅,腹末有臀棘。

1年3-4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皮缝、堆果场、根颈等处越冬。越冬成虫出现于4-6月份。

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趋化性,成虫只有在傍晚活动。越冬成虫将卵产于桃、李、杏的新梢;第一代成虫大多将卵产于桃、李、杏的梢、少部分产于梨果;第三代、第四代卵产于梨、苹果、山楂等果实。

幼虫危害症状:

①危害梢部:萎蔫下垂。

②危害果实:蛀入果心危害、脱果孔腐烂变黑。

幼虫马上脱果

幼虫钻蛀果心

幼虫脱果后

1、加强管理:①避免桃、李混栽;②及时剪除被害梢;③清除落果、虫果等。

2、清除越冬幼虫:①潜所诱杀:绑草把;②及时处理堆果场及装载物;③早春刮树皮。

3、诱杀成虫:性诱、糖醋诱杀、灯诱。

4、药剂防治:越冬代成虫盛发期(4月)喷药保梢;第2、3代成虫产卵期(7-8月)喷药保果,此时应选用残效期短的药剂或生物杀虫剂。

鳞翅目、卷蛾科

苹果蠹蛾Laspeyresiapomonella

苹果蠹蛾为害状

螟蛾类:鳞翅目、螟蛾科

桃蛀螟DichocrocispunctiferalisGueneee

各地均有分布。危害板栗、桃、向日葵、梨、李、石榴、玉米、柿等多种农林植物和果树。

体长12mm左右,体、翅均为*色。前后翅及腹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黑斑,第8节末端为黑色,雌虫有时不显,雄虫甚为显著。

老熟幼虫体长约22mm,体色淡灰褐色或暗紫色。头暗褐色,前胸背板褐色,臀板灰褐色。中后胸及腹部各节背面均有两对毛片,前对短粗、后对细长。

1年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堆果场、玉米秆等处越冬。越冬代成虫在5月中旬羽化,第1代在7月中旬,第2代在8月上、中旬成虫羽化。

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及趋化性。各代的寄主、成虫产卵部位:

越冬代:

产卵于早熟桃、李等果实的果肩及叶基;

第1代:

产卵于晚熟桃的对腚果、玉米及向日葵等护

叶的缝隙;

第2代:产卵于板栗的栗蓬刺间及晚熟向日葵上。

桃—蛀孔外堆有*褐色透明胶质物及粪便;板栗—受害处刺毛变*,果实蛀孔内外有颗粒状虫粪。

1、清除越冬幼虫①冬、春季清除高粱、玉米、向日葵等遗株。②桃、栗、山楂刮树皮,集中销毁。③栗蓬堆处理④及时摘除虫果。

2、诱杀:性诱、灯诱、糖醋诱杀、植物诱杀。

3、药剂防治在第1代幼虫孵化初期(5月下旬)及第2代幼虫孵化期(7月中旬),可选用触杀剂喷雾。

刺槐荚螟(豆荚斑螟)Etiellazinckenella(Treitschke)

各地均有分布。幼虫危害刺槐、大豆等的种子。

体长约9mm,体灰*褐色。下唇须长黑褐色,向前伸。前翅狭长,前缘有1条白色纵带,近翅基部有两条金*色横带。

老熟幼虫体长14mm。背面紫红色。头及前胸背板褐色,前胸背板近前缘中央有一“人”形黑斑,前缘角与后缘中央的2边各有1个大黑斑。

1年3-4代,以老熟幼虫在晚大豆地及打豆场附近的土壤内越冬。来年5月底6月初是成虫羽化盛期,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

第1代幼虫主要危害刺槐种子,第2代幼虫危害刺槐种子、早大豆或林地豆科植物,第3、4代危害大豆及其他豆科植物。

成虫有趋光性。成虫将卵多产在花萼、叶柄基部或豆荚凹陷处。初孵幼虫在荚果上爬行很短时间后,便在荚皮上吐丝做一白色小茧,然后蛀入,蛀孔上有胶质物。幼虫转荚危害的习性。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落在地表处结茧化蛹。

主要控制第一代发生。

1、诱杀:

①在刺槐林周围,种植花期略早的其他豆科植物,诱集豆荚螟成虫产卵。②灯诱成虫

2、药剂防治:

①刺槐开花初期,施放烟剂,熏杀成虫。②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5月底6月初)喷杀。③消灭落地幼虫

其他类:桃小食心虫CarposinanipponensisWals

属于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又称桃蛀果蛾。我国东北、江浙一带及我国西部均有分布。山东各地均有发生。以幼虫危害大枣、苹果、山楂、梨、桃等。

体长6-8mm,体翅灰白色,前翅中央近前缘有一近三角形的蓝黑色大斑。

老熟幼虫体长13-16m,桃红色,肥胖,不活泼。前胸背板*褐色,第8腹节气门较大且偏上。

茧:

分为冬茧和夏茧

冬茧:

扁圆形、茧质紧密。

夏茧(化蛹茧):

纺锤形,茧质疏松。

1年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场所—平原:越冬茧多在树冠下的树颈周围土层中;山区:越冬茧多在树冠外围的石块下、石缝中。来年5月-6月幼虫出土。成虫于6-7月份羽化。

幼虫出土后,便重新隐蔽结茧化蛹。成虫无趋光、趋化性。成虫的产卵部位随寄主而变化。苹果:卵多产在果实的萼洼处;枣:果面或小枝;桃:萼洼或缝合线处。初孵幼虫在果面上爬行寻找适当的部位钻入果内(不吞食),不久蛀入果心。

典型的症状有:“猴头果”、“豆沙馅”。

1、清除越冬幼虫:①冬季深翻改土。②地下施药(触杀剂、病原线虫等)。③潜所诱杀④处理堆果场。

2、蛀果前:喷雾(触杀剂)杀卵、初孵幼虫。

3、蛀果后:摘除虫果。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作物种实害虫种子和果实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