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学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TUhjnbcbe - 2022/4/2 17:37:00

今天辛丑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日,即净土十二祖彻悟禅师往生纪念日。禅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后,便专志开示念佛宗旨及真实践行。嗣后,弟子们将大师的这些开示合前诗偈等篇共结集两卷,而大师复将宗门中语句删去大半。其预防禅宗流弊、弘护净宗之婆心,于斯可见。

净土十三祖印光大师对《彻悟禅师语录》十分重视,将之编入《净土十要》之后,并且给予高度评价,称为“净宗最要开示”,并为禅师作赞云:

示众法语利益多,念佛伽陀悉包罗。

全真成妄只此心,全妄成真亦非佗。

不变随缘宜随净,随缘不变莫随讹。

人若依此义修行,光寿当同阿弥陀。

彻悟禅师教眼圆明,在其语录中对净土法门的信愿行都有着十分系统的开示,更是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楷定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并进而诠释四句话的内在关联: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我们今日缅怀彻悟禅师,不妨就从大师这句开示入手,逐句分析,深入体会净土法门的奥义。

真为生死

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为了生死。为什么要了生死?因为生死太苦的缘故。但是怎样念佛,才可以了生死呢?首先要观察众生流转在生死中,是十分痛苦的,唯有念佛的功德,可以使我们了生死。我们这样观察,就可以至诚恳切去念;否则,不观察众生苦,念佛只是随喜念念而已,这样是不能得到念佛的功夫。

佛经说人生有三苦、八苦、无尽诸苦,这是真实不虚的。就以我们每个人来说,谁能逃出生、老、病、死呢?纵使偶尔有时衣食具足,身体康泰,心情愉悦,这种状态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天上尚且有苦,何况人间?我们能体会这种道理,就应当发心了生死,因此我们要注意“真为生死”这四个字。

我们既然知道要了生死,但是否真正为了生死而念佛呢?一般人听佛法中说“了生死”,只是听而已;或者口中说“念佛了生死”,只是把“了生死”这一句话挂在嘴上,这是不可以的。我们必要切实观察生死的痛苦,人世间的生死痛苦,尚且如此,何况三恶道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真发心了生死,念佛是了生死入门之处,也可以说是真为了生死,而入念佛法门。

发菩提心

梵语“菩提”,翻译中国话即觉道之义,也就是佛道。发菩提心也就是发大乘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既然知道念佛是为了生死,因生死太苦,故要了生死。进一步我们去观察其他众生,也是在生死中受苦,我们畏惧生死苦,其他众生又何尝不是?因此我们观察自己生死苦,所以发菩提心,念佛求了生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样的其他众生,也需要了生死,所以我们同时要发菩提心,劝众生念佛,求了脱生死,将来往生西方。这样发菩提心念佛,才合阿弥陀佛的本愿。

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为度众生;如果我们自度,不去度他,则不与阿弥陀佛相应,因此我们要发菩提心,广度众生。虽然我们没有阿弥陀佛的智慧神通,但我们可以随分随力,普劝众生念佛,使众生往生西方,同登极乐,这就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我们都知道信、愿、行是往生净土的三资粮,这八个字就包括信、愿、行在内。“以深信愿”就是信和愿,“持佛名号”就是行,也就是修行。我们行远路须具备资粮,往生西方也是一样,须具备这三种资粮。

说到“以深信愿”四字,我们不妨观察同参道友中,是否各人念佛都能往生西方呢?按道理净土法门是万修万去的法门,也就是一万人修,一万人可以往生西方,怎样知道可以往生西方呢?就是临终时,预知时至,瑞相现前,异香满堂,光明照耀,仪态庄严等,其中任何一种,都是往生西方的预兆。但是现在念佛的人,很少有其中的境界,可知能往生西方的并不多,为什么?就是没有注意到“深”字,只是随随便便,浮浮泛泛,人云亦云,也去信,也去发愿,但不能深信的发愿。

我们必定要至诚恳切的念阿弥陀佛,一方面深信娑婆世界是苦,深信极乐世界是乐,深信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一方面要深切发愿,愿离娑婆世界,愿生西方国土。因为娑婆世界,是我们无始劫来,造业作罪,轮转六道中,走惯的地方;而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一向没有到过的地方,如果不具深信、愿、行,是不能往生西方的。

“持佛名号”,持阿弥陀佛名号就是行,我们天天念佛,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是否能精进勇猛去念呢?如果我们浮浮泛泛去念,出声念时口念心不念,静下来则不是睡魔到,就是妄想来,念佛不知念到何方去,怎么能称之为念佛呢?如果我们能至诚念佛,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可以抵无量罪,可以消无边业。所以恳切专心念佛,至一心不乱,自然可以往生西方。马马虎虎去念,妄想纷飞,终日瞌睡,纵使念一生,也得不到功力。因为妄想昏沉,世间事尚且忘记,何况念佛!大势至菩萨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所以持佛名号,必要专心专意,精进勇猛,才可往生西方。

因此,彻悟禅师开示的这四句话——“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的的确确就是净土法门的总纲,依此去行,西方极乐世界定当现前!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巡觅|承宋韵之脉铸时代之*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学处

学处|从贤首五教论净土法门的价值

学处|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学处|年诸佛菩萨圣诞日

学处|菩萨利益众生的四摄法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观照

观照|菩提心发不起来怎么办

观照|发愿是修行根本

观照|佛经会很难读懂吗

观照|发心,千万别发错了

?开示

开示|弘一大师: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开示|太虚大师:信心

开示|印光大师: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

开示|倓虚法师:入佛法的快捷方式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自修功德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化他方法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念诵利益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合集

?联灯

联灯|一味退让?溺爱纵容?徇情包庇?——包容的尺度与智慧

联灯|为什么遇到某些对境就生不起慈悲心了

联灯|如何用包容的智慧与修学不同法门的师兄相处

联灯|慈悲与善良,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物语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物语|紫薇——独坐*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常识

常识|“薄伽梵”都有什么意义

常识|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常识|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被称为五浊恶世

常识|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素食

素食|不须多味

素食|竹炉汤沸火初红

素食|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素食|天寒有汤

?分享

分享|菩萨的微笑

分享|交通安全平安是福

分享|无上菩提心誓愿作佛心

分享|山君迎新更添信心

?赏析

赏析|美国大都会里中国佛像壁画

赏析|元代佛画:应真参妙图

赏析|明代木胎髹漆金释迦牟尼成道像

赏析|四世纪犍陀罗泥塑佛碑:舍卫城大光明神变图

?历史历史|八宗并弘之禅宗历史|唐代佛教在民间的传播历史|唐代佛教和儒、道二家的争论与交流历史|唐代佛教的文学艺术与国际传播?阅读阅读|湛然圆澄禅师《念佛歌》阅读|李斯临刑前的“悔恨”阅读|制心与不动心有何不同阅读|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古诗中的腊八粥?故事故事|兔王舍身供养梵志故事|被点心“噎”住的德山禅师故事|畏惧*蛇而成道故事|真实的法乐?视频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投宿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方长不折视频|老照片里看古建——灵隐寺老山门视频|欢庆元旦山君迎新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