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振法师讲座现场
文唐中
佛教有句耳熟能详的偈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似乎在说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叶子就蕴含了菩提的甚深道理。
那么植物里蕴含了哪些佛教的道理?或者说植物和佛法有什么关联?
以缘起观来看待植物的特征
在生活中如何用智慧来观察植物?
宗振法师首先引出了《楞严经》里的八个字“鹄白乌玄松直棘曲”,即鹄鸟是白色的,乌鸦是黑色的,松树树干是直的,而荆棘则往往是弯曲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有原因的,用佛法术语来讲,就是有缘起的道理在里面。以后我们在看一棵树、一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带着缘起的法则去思考。自然界的植物分很多种类,各地的树种不同,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也有缘起的道理。
多宝讲寺一叶一菩提展览
三种与佛法有关的花
宗振法师介绍,佛教最有代表性的花是莲花,中国古代称作菡萏。莲花的特殊性是在花一开的时候就有果实,而其他的花一般是花谢了才结果,所以莲花很特殊,它是花和果同时的。汉传佛教天台宗就用这个莲花这个比喻,来揭示因和果不是截然分开的,从而开显佛法圆顿之理。
荷花
在佛法里面还有一种非常有名的花是薝卜花,在很多佛经里,都提到“入薝卜林,余香不嗅”,意思是说进入了薝卜花的树林里,其他花的香味都闻不到了。也就是说,薝卜花的香味是最香的,以此比喻佛法是最殊胜的道理。
我国唐朝《法苑珠林》书的序里就有描述,“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瞻卜(同薝卜)”,把书里蕴含的佛法殊胜的道理比喻成薝卜花的香味。
唐代诗人也有诗句云“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比喻法师讲法讲得很好,如醍醐灌顶一般。那么薝卜花到底是什么花,有人说是栀子花,但也不是很能确定。
娑罗树的花
昙花也是佛教里面非常有名的花,“昙花一现”,比喻佛出世是很稀有罕见的,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碰到佛法的,是难值难遇的,像昙花那么珍贵,只是偶尔开一下。
昙花一现
四种与佛法相关的树草
佛成道和涅槃都跟植物有关。佛成道是在菩提树下,涅槃是在娑罗树间,成道前打坐垫的草是一种叫做吉祥草的植物。
菩提树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寺院比较常见。正因为释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树下证悟的,“一坐觉”,所以菩提树就具备了佛法的内涵。如果了解了菩提树,会对理解佛一生的事迹都有帮助。
寺院里的菩提树
佛在成道前,开始时是修的苦行,没有证悟。他在喝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打坐,发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坐”。他在打坐垫的吉祥草,是一种软草,我们有时候也发动大家去山上找,寺院僧人每年结夏安居结束后自恣的时候,是需要吉祥草铺在我们座底下进行自恣仪式的。
宗振法师手捧吉祥草献供养
佛涅槃是在娑罗树间,“双林示寂”。这种树很高,印度很多见,有10到20米高,因为每个枝条上都有七片叶子,所以也被称为七叶树。佛涅槃时,娑罗树变白了,所以又称之为鹄林,“鹄”是白色的意思。《俱舍论》里,也提到了七叶树,用来比喻预流果还要人天再往返七次才能证得阿罗汉的道理。
七叶树在中国现在比较普遍了,北京潭柘寺就有很大一棵。汉传佛教天台宗有个“四枯四荣”的教义,就引用佛陀“双林示寂”的典故。据说释迦牟尼佛涅槃时,东西南北共有八棵娑罗树,其中四棵树枯了,另外四棵长得很兴盛。天台宗就用“四枯四荣”来阐释藏、通、别、圆的化法四教。
娑罗树
经典里记载了一则公案,药王树枝能治百病,但一般人不识货。有樵夫上山砍了一担柴,运到集市去卖。有医生就能看到这捆柴与众不同,因为里面有的枝条会发光,他能识别出这是从药王树上砍下的枝条,所以他就看到多少买多少。
树等无情能不能成佛?
按照唯识学的观点,无情是可以成佛的。因为唯识认为我们看到的外境都是我们的相分,也就是说外境是以识为体性的。那么我们成佛的时候,八识都转成无漏的了,不能说作为我们相分的无情等外境不能成佛。在唯识宗的典籍里面,有一部元朝法师专门写的《唯识开蒙》,专门讲了很多无情能够成佛的道理。我们看到的花、树,都属于无情,都是我们阿赖耶识的相分,当然也就能成佛(此指佛的十八界都是无漏的,佛认识到的无情即属于佛的十八界当中而不属于佛的十八界之外)。
天台宗也有“无情有性”的讲法,和他宗略有不同。这个“性”是指佛性。既然无情有了佛性,也就能成佛了。这和唯识宗的说法是一致的。但其他的宗派不一定承许无情能够成佛这样的说法。
《金刚经》的注解有一句“郁郁*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说的是*花和竹子,虽是植物,虽是无情,但无不显示佛法的道理。
最后,宗振法师表示,这个讲座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理解佛法缘起的道理;另外,通过了解佛法如何看待无情,来体会自然界万事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息息相关的,人类要善待植物和周边环境,保护环境,和自然界和谐相处。
国内首个佛教插花流派“妙花蔓”
在浙江三门多宝讲寺举办
第二届“一叶一菩提”插花艺术展
藉此虔敬供养诸佛菩萨
感念历代祖师恩德
一起来看:
图为“一叶一菩提”插花展厅。年6月,台州插花艺术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苏群女士创立“妙花蔓”插花流派,旨在为传承中国传统插花培养传承人,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图为苏群老师为大家在现场讲解佛前插花艺术。《普贤行愿品》云: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图为插花作品《佛在灵山莫远求》。佛前插花分佛前供花和禅室插花等形式。亲手插花供佛之时,每插一朵花、一片叶,每起一念感恩、欢喜、恭敬之心,都在积累殊胜的福报。图为插花作品《近听水无声》。佛前供花分为三种,散花、皿花和瓶供。散花是以花筥盛莲花瓣或花形之纸片,于法会时散撒、以助其盛的一种供花方式。图为插花作品《那莲》。皿花是以花皿盛置鲜花或花瓣供于佛前的方法,后随着盘花定枝器如占景盘之类的发明,而演变成佛前的盘花。图为插花作品《灵山只在汝心头》。瓶供是以贮水插花供于佛前的方法。图为插花作品《倾听》。花是美好的象征,佛教把花作为殊胜的供养,佛教仪式上常常以花作为供品供养诸佛菩萨。图为插花作品《般若心》。花也代表菩提心,佛前供花具有无比清妙殊胜的功德。佛经上有很多天人持花、散花供佛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也常常以花供佛。图为插花作品《前尘》。禅室插花,一般作为修禅人士日常起居处的陈设之用,用花量较少,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多选用色彩淡雅之花材,表达空寂、绝尘、无我、纯净、慈悲的境界。图为插花作品《室雅兰香》。禅室插花以空、寂、清、净为特点。图为插花作品《一笔丹青》。禅花的精神在于追求简约、超凡绝俗。图为插花作品《空山新雨后》。禅花创作旨在追求无我的清净智慧,用象征意义的技法,体会花木的真性,从而体验生命和生活的真义。图为插花作品《虚怀若谷》。禅花创作在技法与结构上崇尚简约而朴实,超越技巧与形式。图为插花作品《怡然自得》。佛前插花的遵循原则:佛教六和敬。图为插花作品《云淡风轻》。佛前插花的创作技法:花家六和,即一树、一枝、一花、一叶、一果、一人,崇尚自然,追求线条美,注重意境美的创设,简约环保。图为插花作品《浅舞天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你最喜欢哪个作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